新闻  |   论坛  |   博客  |   在线研讨会
业界需形成新的出口贸易观
好心半导体 | 2013-10-28 16:07:42    阅读:518   发布文章

2013年时间已经快要过完。从总体上看,中国经济运行平稳健康,既实现了原定增长目标,又避免了大起大落的波动,不仅进一步夯实了经济成功“软着陆”的基础,而且扎实有效地不断推动把经济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与效益上来,中国经济未来预期更加光明。

与此同时,我国对外贸易则经历了“过山车”般的跌宕起伏。两个数字可见一斑:2013年1月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6.7%,其中出口增速25.0%,而到6月则直线式下降为负增长,扣除汇率因素后同比分别下降2%和3.1%。

数据的变化引发了诸多的担忧,甚至成为国外很多持悲观论调的主要依据之一。对于上半年对外贸易的起落,国内评论人士给出了十分客观而中肯的分析,且普遍认为这是对贸易数据水分的挤干“去伪”。

笔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认为,一方面,要认真客观分析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的宏观态势、发展状况与问题实质;另一方面,大可不必为一时对外贸易数据的“难看”而过分纠结。因为,更为重要且事关中国整体经济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长远性关键问题,则是必须深刻总结并重新审视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已经走过30余年的道路模式,必须兼具勇气与智慧在准确分析问题基础上研究一套长远可行的战略方案,必须彻底扭转低价低质低端的中国对外贸易传统格局,必须切实有效地加快形成新的外贸发展方式。为达成上述目的,至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从根本上研究分析形成我国新的对外贸易观,特别是出口贸易观。

如果说经济学是从回答生产什么、为谁生产与怎么生产三个最基本问题入手开始整个学科研究的话,那么,从本质上研究分析出口贸易观问题,也应当从颇为类似的三个最基本问题开始着手,即为何出口、出口什么与怎么出口三个问题。由此可见,形成新的出口贸易观必须相应地在这三个方面实现根本性转变。

打响自己的国际品牌提升国家形象

关于为何出口的问题,实质上就是关于外贸出口的目的、意义与作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谈论、研究与争议,从国际对外贸易产生的第一天起就开始了,并随着国情的不同、时代的变化而有不同,唯一不变的就是对出口的争议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从一般意义上说,大致经历了重农主义、重商主义、保护主义、自由贸易、战略性贸易等主要阶段。

凡此种种主义,归根结底不外乎就是两种观点的对立:一种观点认为出口可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出口越多越有利,所以,实行“奖出限进”基本政策,即保护主义政策;另一种观点认为进出口均有助于本国经济发展,不是出口越多越好,只要建立在比较优势以及后来提出的竞争优势基础上的进出口贸易都是有益的,因而倡导自由开放基础上的进出口贸易平衡基本政策。

我国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贸易的初衷,除了互通有无之外,有两个最为主要的出发点:一是换取外汇,二是获得市场。在当时来看,十分合理而且完全必须。因而,做法是大力发展一般贸易和积极承接加工贸易。经过多年努力,上述两大目标不仅都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而且基本达到原来的预期。

我国外汇储备已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海外市场,特别是主要发达国家的传统市场,中国制造已经基本覆盖。但是,由于历史和基础的原因,一般贸易方面,我国局限于低端产品。加工贸易方面,我国主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两头在外、利润稀薄。其中最大问题集中在三方面:一是外汇的换取是通过廉价产品的天文数字般数量堆积实现的,出口所得利润其实十分微薄;二是通过资源能源的大量粗放式增长实现的,造成的环境污染代价却十分高昂;三是虽然市场覆盖量大面广,但细究就会发现占领的基本都是低端产品市场,附加值、技术含量均低的产品市场。

因此,目前我国的出口目标应该作根本性调整,从自身发展阶段以及从发达国家先进经验来说,今后应该超越原来主要盯住外汇和产品市场的境界,确立起以品牌和形象为核心的新的战略目标并紧紧围绕其展开外贸出口。第一,打造自己的国际品牌。其意义几乎是不言自明的,一旦拥有自己的国际品牌,不仅外汇自在其中,利润大头也为我所有,而且市场占有因竞争和替代的减少而更加稳固。第二,培育自己的跨国公司。这个道理也是不言而喻的,既可以绕开各类贸易保护主义壁垒,又可以更好地拉伸延长产业价值链并逐步迈向价值链高端环节,还可以直观形象地就近展示国家形象从而不断提高我国的软实力。

向质量型、效益高、快捷便利转变

关于怎么出口的问题,实质上是关于外贸出口的方式、方法和制度政策的问题。如果说经济学三大基本问题中的怎么生产这一问题主要关乎劳动工具、生产技术进而劳动生产率的话,那么,怎么出口的问题虽然没有生产工具与技术那样的形象直观,不过也可以很好地借用过来加以研究分析。因此,怎么出口的问题聚焦到最终一点来看,就是出口效益的问题。具体而言,指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实现出口效益的最大化。

出口贸易方式主要分为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两种。根据商务部有关数据,2013年5月,进出口贸易方式总值,按照出口贸易方式来分,一般贸易为937.4亿美元,同比增速2.5%;加工贸易为705.1亿美元,同比下降5.2个百分点。一般贸易已经超过加工贸易,从这个角度衡量,我国出口贸易方式有所改善。再按照笔者主要侧重于出口效益来划分出口贸易方式的标准来看,无论是历史的借鉴,还是现实的比较,出口方式方法大体上可分为数量规模型和质量效益型两大类型,前者因分散、粗糙、繁琐等因素而造成效益低下,后者则因密集、精细、便利等条件而使得效益显著。

因此,在出口方式方法问题上,必须逐步树立并实践围绕提高质量与效益的宗旨,以“统筹协调、可持续与便利快捷”为指导方针,真正实现“以质取胜”的战略目标。当前,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背景下,特别要借全面深化改革的东风,切实加强对外贸易制度改革,建立健全高效便利的进出口体制机制。在多年来大通关建设取得的积极成效基础上,继续挖潜,进一步推进贸易便利化,为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效益与更高水平的贸易出口创造和释放全面深化改革带来的红利。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

参与讨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推荐文章
最近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