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企业功利拒造芯片
尽管中国政府十多年来出台系列政策,对芯片产业予以扶持,但由于扶持力度不足,加上风险巨大及投资周期长,内地许多有实力的企业更看重短期投资回报,从而导致中国的芯片业未有大发展,整个中国大陆市场基本给海外巨头如台积电、三星、高通和英特尔等垄断。如中国高科技企业联想,宁愿投资风投甚至农业,都不愿投资芯片制造和设计,究其原因,功利化是主因。
组装微利巨资外流
正因为如此,中国大量白花花的银子不断流入外国,许多电脑、手机企业辛苦给他们打工,自己只赚取组装带来的微薄利润。
十数年前,韩国和台湾在政府大力支持下,苦下恒心长期投资芯片产业,韩国已有一条龙的芯片产业链。三星生产的芯片满足了自身电视、手机等产品的用途,更出口全球各地。今年前三季度,三星营业利润合计人民币1,627亿元,远远超过中国众多高科技企业,当中芯片的贡献重大。
中国芯痛
芯片投资和生产的关键成本是折旧费,
一向被全球称为印钞机的芯片产业,尽管中国政府十多年来出台系列政策扶持,但因政策不到位、与市场脱节等,原本八成依赖进口的芯片,在需求快速增长带动下,进口和自产的“剪刀差”(price scissors)却日益扩大,增至目前的九成多。据专业机构预测,今年中国芯片进口量将突破2,000亿美元(约12,185亿元人民币),远超一年石油进口的金额。作为全国芯片需求最为强劲、消耗份额居全国近七成的珠三角,却无一家先进的芯片制造厂。在中国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际,这不得不引起人们对中国无芯之痛的深刻反思。
芯片作为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是大量重要产品的核心部件,广泛应用于电脑、通讯、交通等众多重要产业中,一向广受发达地区的重视,欧美和台湾甚至控制先进技术引入中国大陆。早在2000年,国务院发布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18号文件,2011年国务院又发布相关的4号文件,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内地芯片业落后
中国由此涌现拥有先进制造技术的中芯国际、宏力半导体、上海华虹NEC电子等50多家芯片制造企业,十多年来中国芯片产能增长两倍。但是,中国芯片的制造技术为中低端,仅中芯国际拥有12英寸晶圆生产线。
深圳半导体协会副秘书长李明骏指出,与国外先进的芯片制造技术相比,目前内地芯片产业要整整落后1至2代。现在台积电采用28纳米制造技术,而作为内地先进的中芯国际(0981)还只能做40纳米制造技术。而深圳方正微电子甚至目前仍是6英寸生产线。
与制造领域的落后类似的,中国芯片设计产业尽管奋起直追,涌现出了展讯、华为海思等逾500家企业,但中国芯片设计企业大多只是中低端设计。去年前十大集成电路计企业总销售额仅为226亿元人民币,而排名全球第一的高通公司营业额已达131.8亿美元(约803亿元人民币),是中国头十大芯片企业总销售额的3.55倍。扶持政策不到位
一方面是芯片生产和设计与国外同行差距在拉大;另一方面,随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电视等市场需求出现爆发式增长,因而中国芯片生产远远赶不上市场需求。要求匿名的方正微电子一名负责人表示,目前进口和自产芯片的“剪刀差”进一步扩大,芯片进口由十多年前的八成多上升至目前的九成多,中国需求占全球芯片市场近三成。
有专业机构预计,2013年中国芯片进口将突破2,000亿美元,增幅达三成,除其中600亿美元芯片及相关产品出口外,其中贸易逆差突破1,400亿美元,超过了去年最大进口量的石油1,200亿美元。不愿透露名称的深圳一微电子公司认为,由于国家扶持政策不到位和与市场脱节,加上芯片投资周期长风险大,许多企业不愿涉足这一领域,因此发展芯片十多年来仍需如此巨大的进口量,不可谓不令人心痛。
投资风险高需国家支援
芯片制造属于资金、技术和人才高度密集的行业,因投资周期长风险高,许多民营企业单凭自身力量抗风险能力有限。从台湾的台积电和韩国三星成功发展芯片制造的经验看出,芯片产业需要企业巨大资本投入,更需要政府从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支持。
折旧费高难回本
深圳半导体协会副秘书长李明骏表示,先进的芯片制造生产线动辄要十几亿美元甚至几十亿美元,合计逾60亿至100多亿元人民币,这不是一般企业所能承受,自然需要政府的融资支持,加上税收优惠、人才、资金等方方面面的支持。从台湾地区的台积电和联电经验来看,从投产开始出现的亏损持续6至8年后方才盈利;中芯国际出现近十年的亏损,目前才出现多季度盈利。
方正微电子负责人表示,从事芯片投资和生产最大的两大关键成本是折旧费和财务费,一条投资60多亿元的生产线,每年折旧费十分高,而当刚出现盈利,国际上又出现技术升级,因此永远处于追赶和投入的状态,这也是其公司投入15亿元经营十年仍未能收回成本的原因。
李明骏认为,十多年来国家一直扶持芯片制造和设计行业,但是政府扶持离市场过远,不是完全按市场规律运作,令企业竞争力不足。比如一些专家评审通过的核心芯片,却离市场需求有一定距离。他表示,针对芯片制造和设计领域,国家应加大扶持力度,出台专项资助,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真正发掘有市场竞争能力的企业。根据目前的现状,未来5年至10年中国自产芯片仍难满足内地50%的需求。
半导体需求劲商机大
从智能手机到智能电饭煲等,均须用到芯片。
受全球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快速增长带动,全球芯片业迎来巨大商机。资讯科技研究机构IDC上调对今年全球半导体行业收入增长预测至6.9%,预料明年行业收入将继续增长。台积电、三星今年来业绩亮丽,甚至持续亏损多年的中芯国际也迎来持续5个季度盈利,港企晶门科技亦扭亏为盈。全球芯片业正迎来市场投资机遇。
中芯连续5季盈利增长
港股分析师、中国银盛财富管理首席策略师郭家耀认为,全球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付运量持续高速增长,带动半导体需求强劲。中芯国际的盈利能力持续改善,收入连续5季录得增长,公司的产能使用率从低于80%大幅提升至今年第二季的98.5%,毛利率亦大幅改善至20%以上水平。受惠于智能手机的需求上升,加上内地客户销售额占比增加,令公司在通讯业务获得更多市场份额。中芯日前宣布,采用中芯嵌入式电可擦除唯读记忆体平台的银行卡产品获得银联认证。
目前,中国内地6家在银联认证的银行卡芯片设计公司中,已有4家选择中芯为合作伙伴。目前每年约有8亿张的需求,其中50%为金融卡类,未来5年复合成长率可超过20%,中芯可望受惠其中。
丰证券评级“增持”
丰证券的研究报告指出,由于过去10年在管理及经营策略上经历转变,相信中芯国际目前的盈利能力稳定,运作效率提升,资本支出谨慎,管理有方,该行将其评级由“中性”升至“增持”,目标价由0.64元升至0.67元。
此外,晶门科技与维信诺进行策略合作,共同开发针对智能手机应用的AMOLED显示驱动器集成电路芯片,其新产品已通过验证,用于4.6英寸全彩显示屏,该公司中期业绩实现扭亏为盈。
需求占内地七成珠三角无芯投资
受全球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快速增长带动,芯片业迎来巨大商机。
上海、北京和天津均有多家较为先进的芯片工厂。作为世界工厂的珠三角,芯片需求占内地七成,可谓是芯片市场的富矿,却没有一家先进的芯片制造厂。珠三角许多企业需要的芯片,均要依靠华东甚至外国或台湾制造,加重成本。
虽然广东省和深圳市均已出台支持发展芯片产业的政策,但目前深圳只有6英寸的方正微电子工厂和一家赛意法导体封装工厂。方正微电子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公司十年前在深圳龙岗建设6英寸芯片生产线,芯片主要应用于电源、LED、液晶和消费类电子等,公司累计投资15亿元,去年产值3亿元,但是人工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高企,加上生产技术较国外落后许多,竞争力受到影响。目前公司还未收回成本,仅有一些微利。
丢空生产基地深失发展良机
早在2008年6月下旬,中芯国际与深圳市合作,双方踌躇满志,宣布投资15.8亿美元,建设包括集成电路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一条8英寸芯片生产线和一条12英寸芯片生产线在内的集成电路研发生产基地。但后因中芯国际持续亏损和管理层变动带来政策调整,尽管其厂房已于2009年11月建成,原定于2009年底生产芯片却一直未有进展,厂房空置了近4年,错失发展机会。
业内士人称,致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广东和深圳对此应深入反思。不过业内人士透露,中芯国际深圳工厂有启动的迹象,目前在持续招聘人才。
迈4G时代现超车机会
尽管中国企业在芯片制造和设计方面处于落后局面,但4G时代的来临,为一些立志图强的中国企业带来弯道超车的机会。
华强电子产业研究所分析师潘九堂认为,4G手机的大规模商用最快也要到明年下半年。4G时代带来巨大的产业机会,目前全球只有高通、海思和Marvell等少数几家已经开发成功全制式的4G手机芯片,像英伟达和博通等国际厂商还需要半年到一年,这为国产芯片商提供了一定机会。他称,目前海思、展讯、创毅视讯、联芯科技、联发科等中国厂商均已涉足TD-LTE(4G)芯片设计生产。
海思“含金量很足”
华为海思则是除了高通以外唯一已经量产出货的厂商,其产品在中国、亚太、日本、欧洲、拉美等全球市场大规模发货,被业内认为“含金量很足”。
中兴通讯亦在发力手机芯片领域。该公司执行副总裁何士友称,手机芯片的布局需要未雨绸缪,如果掌握不了核心技术,没有什么好的商业营运模式,企业很难生存,所以公司将在4G核心技术方面投入更多资金和人才,以迎接技术挑战和争夺相关机遇。
iSuppli半导体首席分析师顾文军强调,如果中国现在不大力发展芯片产业,将会浪费最后的机会。否则等到下一个周期来临时,似乎又回到原来的起点。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