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这些年,本土企业的增长主要靠简单的扩大再生产:投资更多的厂房、买更多的设备、雇更多的人,是高成本下的高增长。发展到一定地步,规模更大了,市场日趋饱和,边际增长效益递减,成本增长超过营收增长,利润率持续下降,企业就面临高成本下的低增长,甚至不增长,即“增长陷阱”。
如何脱离增长陷阱、安然度过拐点,是本土企业即将大面积面临的问题。处理不当,重则轰然倒地,轻则重演日本企业“失去的20年”。企业要么在产品上下功夫,在产品设计上取得差异化优势;要么销售更好,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要么在供应链管理上做文章,在运营上取得差异化优势。三条路,貌似都走得通,其实未必。
先说产品开发。在一个渐趋饱和、成熟的市场,产品会不可避免地同质化,消费者对新增功能敏感度大为降低,延续性设计创新的边际贡献不高,而且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颠覆性创新可遇而不可求,而且即使是杀手级的产品,也难逃被模仿、弯道超越。比如苹果的iPhone是个颠覆性创新、杀手级产品,但没几年,三星等竞争对手已经全面赶上。杀手级的产品一旦成为大众商品,这企业八成就成了历史:连续推出杀手级产品的公司,估计比连续被雷电两次击中的人还少。在新近的历史里,除了苹果还真想不到第二家。即便是苹果,在乔布斯去世后,现在也面临创新不足的问题。
那进入别的产品领域,不管是通过自己开发,还是并购,如何?其实没什么本质两样:如果进入的是商品大众化的市场,产品设计的延续性创新竞争优势不明显、太短暂;而颠覆性创新同样是可遇不可求。所以,产品开发不是让企业脱离“增长陷阱”的系统出路。
再说销售。市场日趋饱和、企业的市场份额已经挺高的情况下,进一步增加营业额的销售手段主要有二:要么拼价格战,多分一块饼,冒牺牲盈利的风险;要么进入小众市场,冒营收有限但成本更高的风险。
市场份额之争大家见多了,即使赢了也经常是杀敌一万,自损八千,导致行业的盈利整体下降。例如在电信设备市场,华为和中兴的价格战就是例子。拼到最后,中兴亏不起了,华为也没得到多少好处,双方都不得不理性地退出。既然在主流市场没法进一步扩张,一些公司就开始在“边角料”上下功夫,进入小众市场。比如金融危机以来,国内电信市场持续低迷,本土的一个主要设备商被迫在小众市场找出路,进入一些以前不会理睬的“边角料”国家,接了一堆杂七杂八的单子。小众之所以为小众,就是因为有独特的需求,情况复杂。比如有些国家晚上九点到早晨六点不能施工,因为鸟儿要睡觉;有些国家的安装现场在高寒地带,需要动用直升机来吊装。小众市场更小的批量、更复杂的配置、更独特的要求,都给这个公司的供应链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这些项目的盈利大打折扣,成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所以,不管是主流市场的价格战,还是进军差异化的小众市场,结果往往是增长有限,盈利持续走低,饮鸠止渴,让“增长陷阱”的问题更严峻。例如我在硅谷就职过的一个公司,由于主流市场的价格战和积极进入小众市场的战略举措,公司的净利润在几年内下降5%。试想想,很多行业的利润是个位数的情况下,你能有几个5%可降?
那“增长陷阱”的解决方案在哪里?在供应链运营上。从字面上看,“增长陷阱”是个营收增长问题,实际上却是个成本控制问题,即在营收增长放缓时,企业没法相应降低整个供应链的运营成本。这是由粗放的经营模式造成的。在快速成长的过程中,很多企业的流程、系统和员工能力没有跟上;发挥不了这些“软实力”的乘数效应,就只能通过雇更多的人、投资更多的固定资产来简单地扩大再生产。营收增长总会放缓,就如人不能一直长个儿一样,而成本却在惯性的作用下继续上升,盈利空间一再被挤压,公司就陷入“增长陷阱”的困境。所以,解决方案也得从控制整个供应链的运营成本上来着手。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